Find a store to buy the Oxford Humanities
Books now!
 

是荒誕又如何

入圍「第十屆香港書奬」決選及入圍香港閱讀城「十本好讀」(馬上投票)

我們面前的現實不容樂觀,甚至可以說是很險惡,但此刻我們仍要抱有希望。抱有希望,我們才會願意風雨同路,不離不棄,堅毅忍耐,專注於細緻而不粗暴的據理力爭。

香港人可能已經不相信明天會更好,但我們不能喪失想像明天的能力。

是荒誕,又如何?

Learn more

花自飄零鳥自呼

這本是章詒和最新的寫作,也是章詒和十年文字(2007—2016)的梳理和歸結。其中十三篇曾在各報刊雜誌發表過,另修訂稿九篇,新寫的未刊稿六篇,計二十八篇。
社會堅固如磐石,章詒和說七十歲以後,覺得自己變成一個真正的老人了,歲月如流水。坐在寫字臺前,望著窗外,遠的是樓,近的是樓,只剩下敲擊鍵盤的「得、得」聲,再也沒有別的什麼東西了。
 
作者章詒和說她寫得很慢,為許多人和事傷感。這次終於寫了李宗恩先生,從冬寫到夏,從到瑩瑩欲淚到伏案大哭。似乎每個人都在沿途顛僕掙扎,身上千瘡百孔。

Learn more

再思大學之道

《再思大學之道》,是作者《大學之理念》的姊妹篇。《大學之理念》寫「大學之為大學」,發佈三十多年,兩岸三地一再重印,迄今仍多有讀者。
 
《再思大學之道》不只寫「大學之為大學」,更是作者四十年來中國現代化與現代性論述的一個環節。《再思大學之道》論述中國一百五十年來中國的大學從經學到科學的轉化及其因此產生中國學術文化之巨變。
 
作者指出,現今的大學,特別是「研究型大學」,無不偏重「知性之知」,而講「德性之知」的道德教育都失位了,現今的「大學之道」都只重求「真」的科學上的創新知識,而忘了古之「大學之道」是以求「善」為鵠的的「價值教育」或「道德教育」了。
 
今之大學之道必須與「古」之大學之道兼重並舉,應以追求「真」與「善」同為終極目標,否則大學將忘卻本心,忘記甚麼才是好的大學。

Learn more

政治與中國特色的幽默

本書雖然討論了很多問題,但都圍繞着兩個主題:內容和中國高級政治有關,同時又含有高級幽默的元素。作者問:為什麼在中國紅色資本主義體制裏,會發展出一個極具黑色幽默意味的利益結構MAD (Mutually Assured Destruction)。作者借用 MAD 這一術語,描述在過去二十多年裏中國大陸的紅色資本主義體制下,權力的掌控者和財富的所有者之間的利益交換,簡稱為官商黑金關係:雙方常常都在暗中留下對方的受賄、行賄、違法、犯罪的證據,以備關鍵時刻威脅對方或直接下手報復對方。作者收集了中國內地十多個公佈的經驗案例和親手調研的資料,全都飽含高級和通俗的黑色幽默成份。

Learn more

鄧拓:毛時代的中國文人

「文化大革命」以批判吳晗的劇本《海瑞罷官》為序曲,隨即口誅筆伐「三家村」,鄧拓是「三家村」之首,首當其衝,頓時成了全國第一號批鬥目標。1966 年 月 17 日深夜,鄧拓在家中自殺身亡。本書作者說這是「寧為玉碎,不作瓦全」。

本書譯自作者齊慕實在牛津出版的英文專著 Propaganda and Culture in Mao’s China: Deng Tuo and the Intelligentsia。作者自謙說現在出中譯本的價值也許只在於它的方法和材料。齊慕實師從孔飛力 (Philip Kuhn),在此他試圖把孔在清史研究中使用的嚴格的文本分析和社會學方法,運用到現代中國研究中來,通過對鄧拓這樣一位悲劇性現代文人──忠誠的毛追隨者和作為政治宣傳筆桿子的高級幹部──的研究,能與中文讀者展開專業性的對話。

Learn more

劉以鬯:吳煦斌在她的小說中不僅描寫了現實世界的表面,還揭示了現實裏邊的本質。她寫「不常常是藍綠色的」海。她寫「一夜之間消失」的山。她寫「美麗奇怪的石子」。她看來是個相信自然律的人,探究「生與死」,或者「人類遠古的童年」,或者「廣大的家居」,即使「遠離宇宙」,仍是以大自然的精氣作為基礎的。

梁秉鈞:吳煦斌作品不多,但文字優美、意境深遠,放在現代中文小說的傳統中自有她的特色。她小說的魅力一向來自文字本身,讀來令人覺得作者對每個字都重視,都帶着個人感覺,是她獨特的世界觀令文字不隨流俗。


Learn more

書蠹牛津消夏記

牛津,從十二世紀蒙默思的傑佛瑞寫出《不列顛諸王史》(History of the Kings of Britain) 算起,八百多個初夏過去,盛夏過去,你也就浸在光陰的耐心裏,一步步等於了歷史等於了哲學等於了文學。

牛津,自然生命從展現開始邁向積澱的這個夏天,本書作者躲進你繁茂沁涼的歷史、文字、詩思的濃蔭裏,洗滌洗滌落滿塵世之灰的心,為精神的秋天和冬天存儲幾枚耐啃的果實。

Learn more

【牛津通識】設計

現代社會最為顯著的特徵之一是它的表現方式。在這種表現方式之下,設計變得既庸俗又讓人摸不着頭腦,從飲湯用的湯匙到救人性命的醫療設備,設計無處不在。設計不僅涵蓋了風格和品味,還融入了文化與個性。本書的目的不在於否定「設計」名下所涵蓋的一切活動,而在於拓展對「設計」的理解,檢驗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設計活動所觸及的生活領域,以及它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
 
有關設計過程的圖書很多,據我所知這是其中最好的一本。設計從各個方面深刻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本書的創作理念正是在此基礎之上萌發的。
—— Terence Conran  

作者赫斯克特 John Heskett,生前為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講座教授、享譽國際的設計評論家。著有 Industrial DesignPhilips: A Study of the Corporate Management of Design 等。曾在許多雜誌和文集中發表過文章和論文,同時也是 iD Magazine 的定期撰稿人。


Learn more

【牛津通識】心理學

本書首先回答四個問題:甚麼進入了人們的心中?甚麼會留在人們的心裏?我們如何是使用我們心裏的東西的?為甚麼我們會做我們所做的事?然後討論了發育心理學、個人的差異、變態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等,還描述了心理學的實際用途以及它的未來發展。

作者巴特勒 Gillian Butler 是牛津 Warneford 醫院顧問臨床心理學醫生,在牛津大學精神病學系做了近十年的研究工作,現在在全國健康服務中心(The National Health Service)工作。麥克馬奴斯 Freda McManus 是牛津大學精神病學系的研究認知的治療學家。她的專長是對焦慮不安作心理學治療和評估。


Learn more

【牛津通識】政治學

政治學是一門科學,科學總是在不斷的辯論中發展起來的,這裏沒有獨裁者的位置。本書從民主、自由、正義入手,梳理政治學的發展史──古希臘、羅馬公民的政治責任和義務、基督教與個人精神、個人觀念的興起對政治社會的影響、現代國家的建構、權力如何制衡、自由與專制的關係。本書發人深省:是甚麼因素促使政治制度的演進?在人類文明史中,政治怎麼樣創造出權力,怎麼維持秩序?民主真的那麼好嗎?二十一世紀政治何去何從?
 
作者米諾格 Kenneth Minogue 為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政治學榮譽教授,著述有 The Liberal MindNationalismThe Concept of a UniversityAlien Powers: The Pure Theory of Ideology


Learn more

【牛津通識】社會學

布魯斯此書出色地完成了一件艱鉅的任務,很少社會學家能有這樣的自信和把握能力,全書的論述既具爭議性又見出作者的智慧和學識,文筆簡潔淺白易讀。
—— Gordon Marshall

作者布魯斯 Steve Bruce The University of Aberdeen 社會學教授。主要著作包括: Religion in the Modern WorldThe Edge of the UnionThe Ulster Loyalist Political VisionConservative Protestant Politics


Learn more

【牛津通識】哲學

本書是哲學的入門引論。但是,它其實無法真正將你引入哲學之門,因為你已經身處其中;它也無法真正將你引入哲學的王國,因為哲學實在是浩瀚無邊。認真讀完這本書的,都或多或少已經算得上是哲學家了,因為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遵循這樣或那樣的價值觀,或者願意認為自己遵循一定的價值觀,或者因為沒有明確的價值觀而感到不安,我們大部分人對世界其實都持有某種整體認識,哲學無處不在。

作者愛德華.克雷 Edward Craig英國劍橋大學哲學教授,著有 The Mind of God and the Works of Man, Knowledge and the State of Nature 等,編有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Learn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