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閱讀

牛津大學出版社從一九九二年開始,於香港以中文出版人文書籍。牛津以人文關懷為宗旨,出版物涵蓋文學、歷史、哲學、社會科學等領域,既着重中國社會和文化研究,也借助翻譯西方研究成果,為讀者提供全新的視野,認識人類的歷史和文明。

 


 

舊日風雲 (彩色增訂版)

《舊日風雲》一紙風行,接連又出版了第二、三集。作者許禮平博文強記,文筆生鬼,被譽為當代香港掌故大家。作者精益求精,增訂補充了第一卷逾兩百幅珍貴圖片,重新修訂圖片說明,全書四百多頁改為彩色印刷,蔚然更為可觀,未讀過初版或已擁有初版的讀者,都值得再披覽作者筆下的香港風雲人物:寫黃苗子,寫虛白齋,寫鄭德坤,寫羅孚,寫陳凡,寫呂碧城,寫李惠堂,寫羅香林,寫徐樹錚,寫沈崇,寫臺靜農,寫啟功,寫馬承源,寫弘一法師,寫齊白石,寫還珠樓主,寫吳文藻,寫李方桂。這些人物只要能書能畫許禮平都配得出他們的遺墨。

了解更多
 

上學記、上班記(兩本套裝)

這是今年2021年6月剛99歲去世的北京清華大學老教授何兆武先生的兩卷口述回憶。
 
作者何兆武,來自西南聯大,一生翻譯盧梭、帕斯卡爾、康德、柏克、羅素,與哲人在一起,以歷史學家的閱歷,回眸百年來學人、文化的變遷。從民國到共和國,從個人、家庭到國家⋯⋯上學的西南聯大是甚麼樣的?上班的清華大學是甚麼樣的?學生讀甚麼?學者教甚麼?民國教育是甚麼樣的?共和國的運動是甚麼樣的?何兆武口述《上學記》《上班記》,是二十世紀中國讀書人的心靈史。


了解更多
 

身上的每道傷疤

這本書是李慧詩(Sarah)成為單車運動員十九年的傷痕紀錄,也是她的成長紀念冊。2006年,她摔車斷手,幾乎被斷定運動員生涯終結;2016年里約奧運,一上場就被對手撞倒,四年努力付諸流水 ;同年在日本作賽期間,仿如至親的普林俊教練溘然辭世……從無奈的現實,磨煉出抵禦軟弱和恐懼的勇氣。堅持不懈地努力,是因為對理想的倔強,使這個寂寂無名的單車手,一步一步走上奧運舞台、成為世界冠軍。她現在所得的榮耀,交織着一道又一道傷痕和淚痕。在此書中,Sarah坦率地寫下自身經歷,希望給予讀者在生活中一點堅持的動力,因為她相信:每個厄運,都伴隨同等分量的機會;坦然面對傷痛,定能蛻變重生,成就更堅強的自己。

了解更多

管治香港:英國解密檔案的啟示

回歸前被捧上天的香港公務員隊伍,為何回歸後便被認為表現差強人意呢?一直在英治期間被視為治港骨幹的政務官,為何現在的執政表現未如理想呢?國家領導人一再要求香港特區政府「查找不足」和「提升管治水平」,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是否已認知香港管治發生了甚麼問題?
 
在特首曾蔭權接受款待事件後,書中有關「總督接受歡送禮物的規定和具體個案」的內容,又能否為現今政府帶來一些啟示﹖
 
本書不可能全面解答上述問題,但藉著英國的解密檔案文件,來探討英治香港管治系統的組成和運作情況,的確對認識香港目下管治問題提供一些思考線索。有關殖民地香港是如何被管治的研究不多,尤其在管治系統的設計和運作方面,這本書可說提供了一些入門的資料和觀點...

了解更多

余英時詩存

剛高齡仙逝的歷史學家余英時名滿天下,被譽為最傑出的當代學者,出入古今中西,不只學術成就非凡,其棋藝、詩才文學藝術修養,幾十年來一直為人津津樂道。余先生逝世後,牛津徵得余師母陳淑平同意,並去函徵求了二十多位余英時友人、門生支持,編輯出版這部《余英時詩存》。余英時舊詩寫作,歷時六十年,但從未結集出版,本書從各種文獻,一首一首的共搜集到逾百首詩詞,並邀得跟余先生來往密切的學人協助註釋其詩中的古典今典,成為這部極為難能可貴的余先生作品。

了解更多

吳荻舟香港文存

吳荻舟1948至1962年在香港做地下工作,後來調到北京國務院外事辦公室港澳組,仍然是做香港的工作,身處連接中央–香港的關鍵位置前後二十年。吳荻舟留下的大量珍貴文稿,有助瞭解中央的香港方針、五六十年代在香港所開展的工作。吳荻舟留下大量的日記、書信、自傳、文化大革命時期寫的「交待材料」、「證明材料」,著作草稿、工作記錄等,這些故紙充滿時代印記,可說是難得的第一手資料。本書收錄了吳荻舟與香港有關的文稿,文章基本上按照時序編排:他在香港十四年的情況;他在北京國務院外事辦公室港澳組工作特別是1967年「六七暴動」期間的情況;文革受審查期間所寫文稿;晚年所寫的文稿。附錄「吳荻舟回憶錄」和「吳荻舟年表」以及編者後記,則簡明扼要地以有限的篇幅給讀者一個關於吳荻舟的全貌。

了解更多

牛津通識 盧梭

時代的思想家中,盧梭與孟德斯鳩、休謨、斯密、康德對現代歐洲思想史產生了最為深遠的影響,而盧梭所做出的貢獻甚至可能超過同時代的其他所有人。沒有哪位十八世紀的思想家能像他這樣寫出如此眾多的著作,涵蓋如此廣泛的主題,充滿如此持久的激情和強大的說服力。沒人能像他一樣用自己的作品及一生如此深刻地激發甚至震撼了公眾的想像力。在啓蒙運動的重要人物當中,幾乎只有盧梭能讓當時所處世界的主要思潮經歷最具啓發性的批判,即使是在他引導思潮方向的時候也是如此。後來,當法國大革命的領袖們抓住機會引發政治實踐和理論的統一時,他們首先宣佈了對盧梭學說的擁戴。

了解更多

呆廝國誌

蒲柏《呆廝國誌》是一部諷刺史詩,初刊於1728年,最終版刊行於1743年,前後歷時十五年,稱之為蒲柏畢生心血結晶,絕非過甚之辭。此詩以虛擬的“呆廝女神”為線索,鋪敘社會日趨粗鄙的頹敗進程,尖銳抨擊文藝市場化、低俗化、政治化的時弊,嬉笑怒駡,酣暢淋漓,直筆寫出一部活色生香的大不列顛墮落史,堪稱西方諷刺史詩的里程碑式巨製。這部詩作帶來莫大的聲名,同時給蒲柏招來了無數敵人,致使他餘生楚歌四面、怨謗隨身。文學史上稱許為“英語詩歌史上最引人入勝、最獨樹一幟的作品”的《呆廝國誌》,也許翻譯難度太大,直至現在牛津終於能出版給中文讀者。

了解更多

往事並不如煙 續篇

作者章詒和寫父輩的故事,二○○四年出版了風行海內外的《最後的貴族》(《往事並不如煙》)《一陣風,留下了千古絕唱》《這樣事和誰細講》。在最新的這本「往事」續篇裏,作者寫了中國第一任文化部部長沈雁冰(茅盾)、沈鈞儒、葉恭綽、洪深、左舜生、趙丹。他們在章詒和筆下都有愛有恨,有為有守,隨個人的稟性而異,但他們大都是章伯鈞相交幾十年的老友。

了解更多

中國文化史通釋

余英時先生生前精選了十二篇論文,定名為「中國文化史通釋」。這些論文全是關於中國文化史的探討和論斷,而且每一篇都集中在一個特殊的面相,思想、政治、商業、宗教、民間文化、文學、醫學、科學、藝術、科舉、俠等盡在其中,涉及的範圍相常廣闊。另一方面,每一篇論文都是從宏觀角度對中國文化史的某一特殊面相,提出一種長程的貫通解釋。我們既能看到中國文化的常中之變,也能看到其變中之常。文化雖有種種面相,它本身畢竟是一整體,諸面相之間必然是密切相關的。本書各論文互相關涉的地方很多,並不彼此孤立絕緣。這是本書命名「通釋」的另一命意之所在,即除了歷史時間上的貫通之外,還有文化空間上的旁通。

了解更多

牛津通識 腐敗

自有人類以來,腐敗就一直存在,並且一直是個難題。今時今日的任何一天,翻開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一份報紙,幾乎都能發現腐敗醜聞的報道。然而直到這幾十年來,國際社會才充分認識到腐敗具有破壞作用,甚至有可能造成毀滅性影響。也正因為問題如此重要,本書作者才起意撰寫這一通識讀本。

腐敗研究無法清晰地界定或歸入某一學科,本書的分析雖然篇幅不長,卻用到了人類學、犯罪學、經濟學、歷史學、法學、政治學和社會學的成果。書中同時考察了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和其他領域反腐實務人員的重要貢獻。

了解更多

歷史書

歷史書,即希伯來聖經《約書亞記》《士師記》《撒母耳記》《列王紀》等四篇六卷。猶太傳統,這四篇歸於“前先知”,與《以賽亞書》《耶利米書》《以西結書》等“後先知”相對。前後先知合稱“先知”,置於“聖法”或摩西五經之後,“聖錄”之前,組成聖書的第二部分。前先知記載以色列的歷史,從摩西逝世後約書亞揮師入侵迦南/巴勒斯坦講起,至巴比倫滅猶大毀聖殿,子民入囚,猶大王耶立獲赦結束;故名歷史書。

了解更多

時代的行動者 — 反修例運動群像

反修例運動毫無疑問將成為香港歷史中又一起關鍵事件,港區國安法的成立、新移民潮的出現、激烈行動的「常態化」,以及其他政治及抗爭文化的轉變等,都直接或間接屬於反修例運動觸發出來的連鎖效應。學界極需為這一場規模龐大、結構複雜、行動多元,而且變化多端的社會運動進行分析及整理,讓大眾能夠更了解這場運動的緣起、其力量的來源及局限,以及它對未來香港社會和政治的影響。不過,這本《時代的行動者》並不打算全面回應以上所有問題。本書選擇了講述八類參與者的故事,從他們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參與者及其他介入其中的人士如何影響及塑造了運動的動態發展。我們也可以通過參與者的經歷和視角,去探討反修例運動中出現的各種現象和問題。八類參與者分別是傳統政黨與社運組織、「前線」抗爭者、社區組織人士、專業人士、「守護者」、中學生、「國際線」的參與者,以及新聞工作者。八個範疇的選擇,是考慮了不同範疇行動者各自的重要性、特殊性,以及各範疇組合起來之後能否盡量覆蓋運動的不同層面。
 
一場運動的命名,往往附帶着作者對運動的判斷和理解,又或者顯示着作者希望強調的地方。2019年的運動,曾被稱為反修例運動、反送中運動、自由之夏、反威權運動、逆權運動、流水革命等,當然也有媒體稱之為暴亂、黑暴,中國政府官員說過它有顏色革命的特徵。本書的書名及筆者個人仍用反修例運動,但其他作者可根據文章需要或自己的判斷使用其他名稱。不過,可以肯定的是,2019年至2020年初在香港發生的,不只是一件甚麼「社會事件」,而是一場需要認真面對和理解的社會運動。

了解更多

怎忍青史盡成灰

過去半個世紀中國的變化是巨大的, 曾經被人們億萬次高呼「萬歲」的毛澤東和他的時代早已成為過去,今日中國已經達到了毛澤東若再生也無法辨認的地步。文革結束四十多年後, 經歷過那場大動亂的人們漸漸老去。然而,今天的中國, 一方面顯得那麼充滿自信,但另一方面卻由於各種「安全考慮」又那麼憂心忡忡。相應地,文革研究在中國大陸也已成為禁區。
 
既然如此, 為什麼還要回過頭去寫這場早死去的「大革命」呢? 這首先是因為,文革實在是一件大得不得了的事情, 而相關的研究和敘事卻太缺乏了。這還是因為,四十多年前改革開放宏大進程起步的一個基本前提,就是對於文革的批判和否定。回過頭去看,改革開放的一切建樹,乃至一切缺憾,又都是同文革批判的深度和廣度及其局限性分不開的。文革批判必須堅持並深入下去。不然,不僅改革開放的持續推進根本無從談起,甚至連中國的前途和世界的發展也會蒙上濃重的陰影。

了解更多

哲食之道

這本書主要討論食物哲學。食物相信不用多解釋,但哲學又是什麼呢?對很多人來說,哲學是指一些為人處世的原則,例如「世事無絕對」、「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也有人把哲學等同於一些獨特的個人見解。坊間有些書籍,比如是關於「愛情哲學」或「理財哲學」的書,大多屬於這一類。不過,本書所探討的食物哲學,並非介紹飲食心得,或傳授烹調秘技。我們討論的是有關日常飲食生活的哲學問題。
 
「哲學」在這裏作為一門學科,如同物理學和社會學一樣,有其獨特的方法和內容。主要是以批判思考去深入處理一些根本的問題,尤其是一些不能透過科學方法來解決的問題。至於批判思考,則是運用邏輯和語理分析,幫助我們清晰而理性地思考。
 
本書提倡「哲食」,意思是指經過哲學反省的飲食行為和生活態度。不過,日常飲食主要是為了生存和享受,怎會與抽象的哲學扯上關係?進食並非純粹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的一個生理過程。我們吃什麼,怎樣吃,和誰一起吃,花多少時間和金錢來吃,反映了我們的思維、人生態度和價值觀。哲食,可以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了解更多

牛津通識 恐龍

人們對恐龍的迷戀似乎是永無止境的,有關恐龍的電影和紀錄片繪形繪聲地再現了這些動物,從而愈加突出了恐龍的魅力。但是這些復原可靠嗎?真的反映了恐龍世界的新發現或最近的研究成果嗎?探究自然界,不斷提出為甚麼,是人類的本質一個特徵。恐龍引起了人們的興趣,它們的生存本身激起了人們的好奇心,這也許可以用作一種手段,向相信科學的讀者介紹令人興奮的科學發現,以及使科學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正如對鳥類鳴叫的着迷一方面可以引起對物理學上聲音傳播、回聲定位乃至雷達的興趣,另一方面則能激發對語言學和心理學的興趣,對恐龍的關注也有可能開闢通往同樣驚人且異常廣泛的多種學科的新途徑。概述某些這類通向科學的途徑是本書的目的之一。

了解更多

庚子 己亥 戊戌

《庚子 己亥 戊戌》是作者過去三年在香港寫的文化評論。知識豐富,文采飛揚,既非玄學,亦非科學,有如新舊港澳人習慣的百家樂開彩記錄,是一種非常珍貴難得的文史寫作。「多年後,有人想探究這幾年的事,偶遇《庚子 己亥 戊戌》,以為中的,入眼亦不過朝霧宵煙,似有若無的輕薄感觸而已。涸鱗去轍還遊海,幽禽釋網便翔空,藉以慰藉因大時代突變而困惑的人。」

全書按時倒序編排,分成庚子、己亥、戊戌三部份,正是作者在2018, 2019, 2020三年的寫作記錄。讀者當意識到,無論從歷史角度,還是從未來回首,過去這三年對香港都是一巨大的轉捩點,作者以一個人的視角見證了香港歷史的大轉變。

了解更多 

文林回想錄

文字結緣,命裏注定,每每回想,心生歡喜,也生惆悵。前輩同輩處處照顧,不吝提點,當然歡喜。聚散無常,謦欬苦短,忘年的深交一個轉身竟成追憶,能不悵惘?二〇二〇年瘟疫無情,生態遽變,家居避疫的日子檢點舊日書刊信札,彷彿故人重逢,悲喜交織,且讀且錄,且想且記,朝夕消磨,倉促寫成這本回想的漫筆。辭書說,文林是文士之林,文人聚集之處,泛指文壇和文學界。我的生涯正是在這樣的林子裏老去,書名遂稱《文林回想錄》。套俞平伯先生一句話:「回頭一看,真有點兒像『舊時月色』了」。
 
這本《文林回想錄》,數字為記,順序撰述,不落題目,共得五十五篇。書裏寫的七八十位文林舊交前輩居多,年齒和我相亞的不多,都是在香港、在臺灣、在英美的知己至交,或深或淺跟我的編輯生涯寫作路徑各有因緣。那段時期我還不很認識對岸大陸的藝苑中人,要到八十年代尾九十年代中我才慢慢熟稔我仰慕的多位名宿文豪,文章裏於是常常重溫他們可貴的遺芬賸馥。


了解更多  

馬克思主義與文學批評

中文書中第一本有系統地介紹人本馬克思主義、亞爾杜塞爾派馬克思主義、俄國形式主義、結構主義、符號學及主體理論,並旁及各思潮對文學批評的影響。正如任何負責任的思想介紹,本書文字濃縮準確,深入淺出,提綱挈領地在煩多資料中整理出脈絡,條理分明。無論你關心的是文學、馬克思主義或西方尖端思潮,本書是不可缺少的種籽讀本。這次重印,除了改正一些排校錯誤外,作者新寫了一篇新序言概述馬克思主義在香港的歷程。
 
《馬克思主義與文學批評》是陳冠中寫作生涯的第一本書,一九八〇年在溫哥華動筆。從馬克思個人的十九世紀文藝觀說起,一直寫到普列漢諾夫那一代的馬克思主義、蘇聯前衛主義、斯大林–日丹諾夫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阿爾都塞、俄國形式主義、符號學、結構主義、巴赫金以及到了八〇年仍然方興未艾的後結構主義的德里達、克麗斯第瓦、拉康,甚至提到德勒茲。這樣的覆蓋範圍和大部份內容當時在華文著作還沒有過。其時台灣仍在黨禁、報禁中,尚不准正述馬克思,大陸學界則剛走出文革,百廢待興,言論仍多禁區,唯香港和海外部份地區享有言論資訊自由⋯⋯全部發行出去之後,我沒有看到在香港的公共領域有人談論這本書。八〇年代開始,馬克思主義在香港進入了漫長的死寂期。反而在言論受限制的台灣,傳來了一些回響。


了解更多

牛津通識 夢

夢是黑白的,還是色彩的?盲人在夢里能看見嗎?夢為何如此怪誕?夢的目的何在?夢如何維繫和拓展精神活動?人們在夢中肆意瘋狂是不是為了避免同樣的瘋狂在清醒時上演?為什麼說睡眠不僅有益健康,也是生命所必需?
人類就一直為夢深深地着迷。夢是如此生動複雜而又富於情感,它啟發了無數的宗教運動、藝術表象以及內省的科學理論。所有這些都基於一個共同的信念:夢包含着其他任何途徑都不能傳遞的信息。

本書在弗洛伊德拋棄自己「科學心理學方略」的地方重新起步,力求在睡眠科學堅實而寬廣的基石上建立一個新的夢理論。作者對基礎腦科學研究的發現、睡眠實驗室研究以及睡眠和夢的近期臨床研究進行了簡要的總結,使用了大量源於本人夢日記的例子來解釋新的夢理論。

本書向讀者展示過去50年裏,一個科學的夢理論是如何誕生和發展的。在這一過程中,除為讀者提供獨特機會去重新思索自己的夢理論外,還能讓讀者領略到現代睡眠科學的迷人發現。


了解更多

牛津通識 中世紀英國

在中世紀晚期,英格蘭人在不列顛群島和歐洲大陸上與很多其他民族發生了對抗,兵戎相見。這些對抗是民族性和英國人自我意識的溫床。這樣的經驗產生了一些使英格蘭人意識到他們的本性,以及共同的傳統和歷史的情緒。
 
這是一個征服與擴張的時代,還是一段壓迫與反抗的歷史?諾曼征服、十字軍東征、百年戰爭、玫瑰戰爭,它們造就了怎樣一個中世紀英國?諾曼、安茹、蘭開斯特和約克,這些王朝各自又有什麼特點?本書以1066至1485年間的英格蘭王室的更迭浮沉為主線,以英國疆域的擴張與收縮為背景,將四百多年的歷史以及此間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發展變化,清晰地呈現在讀者眼前。


了解更多

牛津通識 十八世紀英國

許多人都認為,十八世紀的英國是一個奇跡。沒有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沒有波瀾壯闊的變革景象,但十八世紀這百年間英國無論在經濟發展方面、政治制度與體制方面,還是在文化思維意識方面,均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這個島國一步步邁向了世界舞臺的中心位置。英國不是一個高度軍事化、君主專制或官僚國家,而是一個充滿自信的私有制政體,雖然有些自負。是無意間開啟了神秘的崛起之門?是偶然發現了現代之路?還是其中蘊含了必然?

了解更多

牛津通識 二十世紀英國

從 1914 年到 2000 年,儘管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二十年代的大規模失業以及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社會動盪,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不列顛仍然是依稀可辨的同一社會。二十世紀的英國經歷了紛繁複雜的內外部變化。在內部,固守傳統與改革創新持續對立,經濟蕭條、階級矛盾和地區分野時常引發社會和政府內部的衝突;在外部,兩次世界大戰中英國均遭受巨大衝擊,殖民地民族主義運動聲勢漸大,大英帝國不斷衰落。

然而,二十世紀對於英國來說又是一個社會進步、成功轉型的時代,歷經滄桑的不列顛仍然維持了其大國的地位。那麼,這個世紀的英國遇到了哪些危機和挑戰?它又是如何應變與調整的?


了解更多

知堂回想錄 手稿本

《知堂回想錄》是一本傷逝之作,其出版一波三折,更可謂現代中國亂世之中的珍貴文存。《回想錄》緣起曹聚仁先生一九六○年的約稿,背後有香港《新晚報》老總羅孚先生的承諾。知堂老人從一開始到一九六二年底,以八十歲高齡,辛辛苦苦完成三十八萬字全稿,題目原為《藥堂談往》,後改為《知堂回想錄》。全稿含目錄共五百六十三張筒子頁,折叠起來一千一百二十六面,至今能保存完整無缺,更是又一個傳奇。《回想錄》最初刊登出版時,曹羅兩位從一開始就打算保留完整的原稿,每一頁都重新抄寫再送去排版印刷。年大紀邁,曹聚仁把全稿鄭重轉交給羅孚保存,一九九三年,羅孚先生把保管了二十五年的《回想錄》手稿捐獻給中國現代文學館。現在經過多方面的努力,由周作人長孫周吉宜先生徵得現代文學館允許,獨家授㩲牛津大學出版社複刻印行。

《回想錄》從一九七○年香港三育初版,二○一九年牛津大學出版社修訂版,到如今二一年複刻印行手稿本,半個世紀來刊行出版的艱辛曲折,包含了曹聚仁、羅孚、周吉宜等文化前輩和作者後人的心血。

本書收有重要知堂老人相片、手札、墨蹟。


了解更多

舊日風雲 三集

全書二十五萬字,配大量相關的圖片。作者筆下的人物,都是他身邊的。特點是品流複雜,但都是文化人,這些文人墨客很多甚至還是共產黨。他們在香港台灣,長期處於地下狀態。作者以親身經歷,根據自己所見所聞所感下筆,靠自己的認知和手上的材料(大多數都是獨一無二的文物)來撰寫,字字有出處,句句有來源,既補充歷史的空白,作者筆法生動,又非常可讀。

了解更多

牛津通識 意識

甚麼是意識?這個問題聽起來簡單,實則不然。在人們探討的問題中,意識是一個看似再明顯不過,卻又最難解釋清楚的概念。我們要麼必須用意識來探討意識(這個想法本身就略顯怪異),要麼就得讓自己從想要研究的這個概念中解脫出來。難怪幾千年來哲學家、科學家一直在這個概念上苦苦探索,也難怪科學家曾長期抵制它,甚至拒絕研究。令人欣喜的是,進入21世紀,「意識研究」逐漸興起。心理學、生物學、神經科學已準備好探討這樣一些難題:
  • 意識的功能是甚麼?
  • 如果沒有意識,人類有沒有可能進化到今天?
  • 意識有可能是一種幻覺嗎?
  • 不管怎樣,到底甚麼是意識呢?

了解更多

牛津通識 情感

本書作者無意對情感問題作一定論,我們可能永遠都無法建立一套完善的情感理論。然而,嘗試建立這樣一種情感理論本身,就是一件趣味無窮的事情。
 
本書以跨學科的獨特視角,從人類學、心理學、神經科學和人工智能等方面解讀人類情感,引領你體驗一種別樣的心靈之旅:愛到底是中世紀的歐洲詩人創造出來的還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贏得彩票是否能讓人更幸福?怎樣才能更快樂?未來的機器人會有情感嗎?


了解更多

牛津通識 十九世紀英國

隨着工業化、民主化、城市化的突飛猛進,恪守傳統自由主義的英國,在十九世紀遭遇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危機和挑戰。為此英國進行了哪些社會變革和制度創新?它如何能在沒有爆發革命的情況下就化解了危機,成功地實現了現代化轉型?本書論述十九世紀英國歷屆政府更替和社會變遷,對上述問題作出的分析和解答。

了解更多

牛津通識 動物權利

動物有權利嗎?人類對動物有義務嗎?動物的精神生活是甚麼樣的?我們應如何理解它們的福利?在談論「動物」時我們心中所指的究竟是哪些動物—是字面意義上的包括變形蟲在內的所有動物呢,還是僅指有感知能力的動物,或某些其他範疇的動物?這些是當代關於動物權利爭論的核心問題,它們所涉及的不僅僅是哲學思考,還包括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行為。
 
本書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結合各社會組織和個人對待動物的方式,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呼籲人們對動物權利問題給予關注並進行反思。


了解更多

既見君子

趙越勝寫朋友,其實大多是在記載君子懿行。像書中所載輔成先生、張思之先生、徐亞英先生、楊鴻年先生,都是他心中景仰的君子。但談到友誼,他則不論序齒,君子就是朋友。

《詩》中極言君子,「既見君子,云胡不喜」,註家多以為言情人相見心喜。於本書作者,此情此景,喻之友朋,同樣貼切。那招朋引伴,鼓瑟吹笙的歡樂,豈是情人繾綣所能盡括?

書中所寫的人中,只有顧聖嬰女士與作者素不相識,「但自從我知道並瞭解了她,便將她視作我未曾謀面的姐妹。黑暗的大地吞噬她,屍骨無存,我冒昧以陋筆記下加害她的罪惡、我的痛惜與她的永生。這黑暗遠未結束,我們仍不配聽到她的琴聲。」

了解更多

自由不是免費的

這是一位美籍中國人和一位人在中國的日本人的「新十日談」。

他們都相信,目前的問題不管多麼嚴重,人類的基本制度和核心價值觀沒有變,人們捍衛自由的勇氣依然強悍,追求平等的激情依然飽滿,其間的張力也會繼續使整個社會充滿活力。他們還相信,有生之年可以看到一個轉捩點,可以走出危機。他們知道,自由不是免費的,他們相信自由必勝。

了解更多

尋找聲音

這個集子有三組故事,副標題是「多聲道」。

第一聲道「我們家的女巫」,是一般稱為白話文的現代漢語,寫的是現代女性的故事。

第二聲道寫地道的香港故事,「閒話家常香港人」是香港一九六○年代至今的小人物和小故事,基本上都是真人真事,寫的時候讀的時候,就像有人悄悄在耳際話當年。

文學語言跟日常用語不同,跟很多同代的香港人一樣,在還未了解「母語」為何物的年齡,就開始學習另外兩種語言——中文書面語和英語,用中文寫小說時,第三聲道「佳人.傾國.新編」可以說是女性主義的故事新編 ,以古典白話為敘事語言,是舊白話——類似中國說書傳統的語言。

了解更多

花債

本書《花債》是作者自傳體散文的下篇,上篇是牛津版《某某到此一遊》,是作者近幾年最用心的寫作。作者借花開花落,時光流逝,抒發深情,非常細膩動人。全書配有作者拍攝的影片25幅花的照片,賞心悅目。如作者自己說的:「貪歡過客本來沒有必要展覽沿途搜購的紀念品,但唐滌生透過李益提醒「賒來花債總有時還」,一番好意不能辜負,於是乖乖坐下來,寫了一篇又一篇。」就是這本《花債》。

了解更多

暴政史

  在人類歷史的任何一個時期,人們遭受的暴政之害都遠甚於他們所受的自由之益,然而,奇怪的是,討論自由的書籍數不勝數,而剖析暴政的書籍卻少之又少。這種學術關注的失衡一直延續至今。儘管歷史上暴政頻繁,但很少有政治哲學家把暴政本身當作一個核心理論問題來討論。

了解更多

定見之外

哲學的古訓是「認識自己」,不過認識自己的方法可以千差萬別。這本書談的是「定見」,即人生中各種早已習以為常、看似理所當然的論斷。我們希望透過反省生活定見,加深對自我以至人類的理解。書中所有文章,皆以問句為題,意在質疑,而不給予定案,只希望以哲學解構問題的各種可能,為讀者提供更多思考方向。

了解更多

蒼雲遠道

趙越勝是牛津的重要作者,他的《燃燈者》《精神漫遊》有口皆碑。趙越勝以文修身,以心觀世,下筆謹嚴,思力深切,這種無聲者的聲音、自覺者的覺悟,多為個人思想的珍藏,時代主音之外的雅歌。這是他最新的寫作,分成兩卷:

本書是以景觀、人物、思想為題的散文集,成三輯,第一輯是十三篇法國名勝古蹟引發的感懷。第二輯題目「讀與思」,每一篇都跟我們目前的處境切切相關,其中有拉波哀西的《自願奴役論》,奧古斯丁的《懺悔錄》,馬爾庫塞的《愛欲與文明》,Saint-Exupery的《小王子》,討論有新意,能見出人所不見。第三輯「游俄散記」四篇,當時年少春衫薄,既感性又令人沉思不已。

書名蒼雲,是歷史;遠道,是思想。

了解更多

先知書

馮象的聖經譯本,牛津大學已先後出版了《摩西五經》《智慧書》及《新約》。《先知書》作為《希伯來聖經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繼《摩西五經》及《智慧書》的出版,價值自不待言。

希伯來《聖經》的編排,是三分法,即聖法(torah,摩西五經)、先知(nebi'im)、聖錄(kethubim)。先知又分前後:“前先知”接續摩西五經,鋪陳聖史,從摩西辭世後約書亞揮師入侵迦南(古巴勒斯坦),以色列十二支族定居福地寫起,到巴比倫滅猶大,毀聖城,子民入囚;習稱“歷史書”。“後先知”反思聖史,彙集先知言論和著述,載以賽亞、耶利米、以西結三大先知,各作一卷,並十二小先知,何西阿至瑪拉基合抄一卷——所謂“大”“小”,指作品篇幅,並非地位高下的分野——共四卷,總名“先知書”。

聖書記載,希伯來先知的始祖,是亞伯拉罕。自聖祖以降,以色列先知輩出,其集大成者為摩西。這些故事告訴我們,希伯來先知同周邊各國的先知、術士、占星家一樣,也是人神間的中介或中保,善預言、作法、觀兆,能替人禱告並訓誨子民;在經書中又名視者,獲異象者,上帝之人。

先知預言,來自神的啟示,而神諭的授受是不拘途徑的,包括彈琴奏樂、托夢跟“魂遊象外”;不論看見、聽到或嗅得,均稱異象。儀式可以一個人做,亦可數人乃至成百上千一起舉行,集體陷於迷狂。這在古代近東,是標準的求徵兆、施神跡的做法。公元前八世紀起,有些先知的“工作方式”變了,經常上聖殿和街市佈道,向百姓談論國事,批評這個譴責那個,儼如“公共知識分子”。其言說經門人輯錄整理、補充闡發,流傳開去,便是先知書的文獻來源。

了解更多

牛津通識 蘇格拉底

每個時代都要為自己重塑蘇格拉底的形象。在我們今天這個後基督教和後唯心主義的時代,蘇格拉底對我們還有意義嗎?是蘇格拉底開創了系統化的倫理學思想,是他深刻地影響了柏拉圖,作為一個歷史人物和文學人物,蘇格拉底在許多方面都具有典型的意義,他是一個挑戰者,一個鼓動者,一個啟示者,最明顯的例證就是蘇格拉底用自己的哲學思考和系統化的質疑方法,也就是通過蘇格拉底式的對話去挑戰那些傳統的哲學思想。當然,蘇格拉底的反詰法不僅僅是作為教學方法來使用,在現實生活中如同在蘇格拉底的對話中一樣,它也是一種自我批評的方法。蘇格拉底的口號「未經審視的人生沒有價值」,表達了一種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誠實所構成的人類核心價值觀。

了解更多

牛津通識 女權主義

「我近來問過一些二十出頭的年輕女性是否認為自己是女權主義者,或是否確實對女權主義感興趣,她們大部分人都斷然地予以否認。這些年輕女性中有一部分受過大學教育,其他的都有工作,而她們所有人顯然都是先前女權運動的受益者。一位女性說,女權主義這個詞本身聽起來就挺陳腐過時。她覺得,一方面,女權主義已經變成極端分子—她稱之為原教旨主義者—的遊樂場,這些人對於像她這樣的女性說不出什麼有用的話。另一方面,她認為女權主義已經被制度化了,她把它比作共產主義:它不僅要求忠實於某些思想,還要信奉一套籠統的思想體系。此外她補充說,女權主義現在只不過是一個學術話題。人們可以獲得性別研究的學位,她覺得這才是真正的致命之處:如果需要證據的話,這一點就足以證明女權主義已經不是非常適用了。」   

本書作者說:也許只需十年,當這些年輕女性發現自己在家庭、家務和工作之間顧此失彼時,她們會有不同的感受。

了解更多

牛津通識 佛洛伊德

佛洛伊德是一個天才,這無可否認。他將那麼多的理念納入了一個體系中……即使很多理念並不正確,但這仍是一項光輝的成就。

佛洛伊德現在已經成為歷史人物。我們可以客觀地討論他的成就和局限,既不像一個盲從的信徒那樣全盤接受精神分析,也不因為個人抵觸或缺乏洞見而完全將其摒棄。佛洛伊德並沒有像他最堅定的支持者們所希望的那樣,把我們領入期望中的樂土。佛洛伊德的思想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影響,它使精神分析「成為討論人類性格和人際關係的主要術語」。那麼,這種巨大影響是怎樣產生的呢?原因何在呢?

了解更多

牛津通識 柏拉圖

柏拉圖是首次將哲學當作一整體的知識體系的人,他是將哲學界定為尋找理智和智慧、優於其他門類知識的第一人,也是將哲學體制化的第一人。他認為哲學需要以系統方式追求真理,並完全依靠與他人和自我的辯論。他的對話錄兩千年來被解釋得千奇百怪。歸根結底,他最深刻的道理並不是我們應當相信理念的存在,或美德之重要,而是說,為了理解這些問題,我們應當展開深入的對話,與我們同時代人深入探討。沒有一位哲人像柏拉圖那樣關注嚴格的哲學思考,也沒有一位哲人能以更為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吸引讀者加入哲學對話。

了解更多

牛津通識 聖經

這部有關《聖經》及其應用的通識展示了人們解讀和運用《聖經》的多種方式。《聖經》為人類思想、文學和藝術中某些具有紀念碑意義的作品提供了靈感,同時也滋生了人類某些最惡劣的野蠻、自私和偏狹。《聖經》激發過世間男女的勇敢和奉獻行為,鼓勵他們為解放和人類的發展而奮鬥;同時也為那種奴役同胞、使他們陷於卑賤和貧困的社會提供了意識形態支持。《聖經》是基督教實現偉大復興的根基,最近的復興體現在基督教在非洲和亞洲的迅速成長上。最重要的或許是,它提供了某種宗教和道德規範的來源,使不同的人群能實現聯合,相互關照,彼此保護;而恰恰是這種強烈的歸屬感,又反過來激起民族的、種族的和國際性的緊張和衝突。

了解更多

尷尬

香港爆發因「反修例」風波而出現的社會、政治危機之後,在新的政治氣氛底下,討論一國兩制的議程,已發生了根本的改變。一國兩制這個題目還值得討論嗎?在好些人的口中,一國兩制早已拋出窗外。

2019年下半年香港社會所經歷的衝擊與轉變,確實史無前例,很多人對一國兩制失去信心。問題是日後當事情(暫)告一段落時,無論主觀上是否喜歡、接受,恐怕仍很難可以完全擺脫關於一國兩制的討論。現實中的政治現實,不是想變就變。有關的問題不止於北京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關係,而且更涉及香港內部市民的意見與選擇。如無意外,在未來一段頗長的時間內,一國兩制依然是公眾議程上的一個重要議題。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打開這個話題是如何的不討好,我們始終需要正面面對一國兩制。

了解更多

思想香港

本書可說是一些拒絕讓政治消失在飛逝的時間和陳腔濫調的嘗試。這些文章所記述的事件、人物、想像或理念,雖然大部分都屬於過去,又或者在眼下激盪的時代巨流中行將被遺忘,但他們是被認真地看成是構成我們歷史的關鍵部分。對這些事物所作的批判性回顧,正是希望他們不會只是給掩埋在陳腔濫調之下而消失,為的不是懷舊,而是更好地了解我們的當下。因為他們並非稍縱即逝的天上流星,也不是未能轉世的魅影,而是此城的男男女女持久掙扎,艱苦地尋找自由和確立自己身份的歷史足跡。他們加在一起,可能未構成一幅歷史宏圖。在浩瀚的宇宙,也可能只是一些吉光片羽。然而,他們活現着這城市空間中在行動中的思想,在實踐中的自由。

這是作者近十年來撰寫的論文集,這些文章從文化研究和思想史的角度,批判性地考察了香港的歷史經驗。在每一篇文章中,作者分別涉及宏觀歷史主題,例如殖民主義,中國民族主義,冷戰,紅色中國的影響,對六四慘案的記憶以及本地身份的興起。

了解更多

反民主的全球化

資本主義的全球勝利意味着什麼?它如何改變整個世界?這些變化帶給我們什麼?英國脫歐,右翼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崛起,令人震驚。在法國瑪麗娜.勒龐的國民陣線,一個極右翼政黨已在冒起。這種種的選擇是對全球化的回應嗎?為什麼這些右翼政治家所宣揚的「去全球化」政治趨勢,在先進工業化民主國家出現?在民主制度已經成功建立了幾個世紀的這個政治世界裏,出現了什麼麻煩?

面對所有這些重大問題,重新檢視全球化已迫在眉睫。本書嘗試提供關於全球資本主義的一種具有內在連貫性的宏觀理論,理解資本主義全球勝利的制度內涵。本書還嘗試解釋資本主義的全球勝利之後,對人類經濟、社會和政治生活所帶來的各種後果。

了解更多

詮釋與過度詮釋

這本書是根據艾柯一九九〇年在劍橋大學丹納講座的講稿、和理查.羅蒂,喬納森.卡勒和克里斯蒂娜.布魯克-羅斯三位主要參與者的論辯,以及艾柯的回應修訂編輯而成的。當時拼命擠進劍橋克拉爾廳去聽此講座的近五百名聽眾,也許有的只是想來一睹艾柯迷人的風采,也許有人只是不想錯過這次學術界華山論劍。然而這麼多熱心的聽眾排長隊入場,除了演講者磁石般的魅力外,演講的內容本身也必有其獨特的引人之處。辯論會由著名的克默德主持,阿姆斯特朗,比爾,波依德,布特勒的參與,給辯論會增添了豐富的色彩;布雷德伯里,哈維中肯而切題的評論則如一首首插曲,給嚴肅的辯論會增添了許多輕鬆歡快的氣氛。當然,艾柯是所有這些演講與辯論的主角,他在如此眾多的研究領域取得了重大成就,著述甚豐,在美學、符號學和文化批評等領域都做出過卓越的貢獻,其小說《玫瑰之名》《福柯的鐘擺》更是暢銷全球,至今魅力不減。

了解更多

燃燈者 (平裝)

《燃燈者》講述三個感人至深的人物故事。書中的三位主角哲學家周輔成、著名作家劉賓雁和唐克,是中國當代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們既是作者趙越勝的師長,也是他的知己、陪伴著他穿越上世紀七十年代的黑暗的啟蒙人。作者因此稱他們三位為「燃燈者」,代表曾經為他帶來光亮的人物。

了解更多


 

北京零公里

  如文學評論家黃子平教授所說,陳冠中的新書《北京零公里》是一部曠世奇書。在一個縱橫古今中外的虛構框架下,作者用真實的歷史敘述,寫作了一部歷史傳奇
  
  整本書分三部分:內篇、外篇、秘篇。內篇是整本書的主體,外篇和秘篇作為補充,使得整個傳奇故事顯得更加豐富、魔幻怪異。

  所謂「北京零公里」,是有事實根據的,具體指的是位於北京市天安門廣場的一個中國公路零公里的標誌。這是全中國所有公路的起點,比如說從北京到香港有一千九百五十九公里,就是從這一點算起的。作者站在這一個實際的零點位置,以一個存於虛無世界的歷史學家的視角,敘述北京城八百年來的歷史、人物、事件。從傳說中劉伯溫建北京四九城,到十四世紀大明皇朝設順天府,大興土木築建紫禁城皇城,成就了現在「北京零公里」這個標誌周圍的核心地帶的北京,再到一六四四年李自城攻佔北京42天,燒毀城樓,隨即幾天之後滿人入京,建立清皇朝,北京重現帝都的輝煌,直至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民國接收清帝國,依然定都於北京,十六年後才遷都南京。當然我們現代人最熟悉的北京是四九年後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北京。

  在上千年的宏大歷史時空中,不同朝代的更替,一般的只有幾十年,長的三四百年,最短的才四十二天,生活在其中的人生壽命也都不過幾十年,舊城變新城,生人變鬼魂,至於什麼是歷史,什麼是歷史真相,無斷累積出來的歷史知識又有什麼用,作者是抱着懷疑態度的。然而正就是這種懷疑精神,使得作者把整本書的敘述,視野一再擴闊,一方面深入探究了傳說中的北京地下城世界,另一方面用一個「外篇」寫北京的「吃」,表面是一部食經,實則寫出北京作為首善之都的掌權者的權力貪婪,最高權力交替的風詭雲譎,以及極權國家秘密操作的恐怖,引人入勝,欲罷不能。­


了解更多

牛津通識 時裝

時裝不只是服飾,也不只是一系列形象。它是視覺與物質文化的一種生動體現,是一股龐大的經濟驅動力,塑造着我們的身體,塑造着我們審視別人身體的方式。它能夠讓我們以創作自由恣意表達另類的身份,也可以支配人們對美和可接受的定義。它提出了重要的倫理與道德質疑,聯結起殿堂藝術與流行文化。雖然本書主要關注主導時裝設計的女裝,它仍分析了許多重要的男裝案例。書中將會探討主導時裝產業的西方時裝,但同樣也質疑了這種支配地位,並展示其他時裝體系是如何發展並與西方時裝交疊的。此外還介紹那些與時裝產業相互連接的領域,呈現時裝是如何被設計、製造以及銷售的。

了解更多

牛津通識 猶太教

獨特的猶太人創立了獨特的猶太教,獨特的猶太教塑造了獨特的猶太人。二者相輔相成,互為因果。因此,欲瞭解獨特的猶太人,必須瞭解獨特的猶太教;反過來也是一樣。

這本牛津通識《猶太教》和其他猶太教概論不同,書中許多內容是在和其他宗教,尤其是和基督教的對比中寫成的。這與猶太教和基督教之間既密切關聯,又有鮮明的區別,並在歷史上長期對立有關。無疑,這種寫法比單純介紹猶太教更易使讀者明瞭猶太教與猶太人的特點。這本篇幅不長的小書不僅淺白易懂地介紹了猶太教與猶太人的基本知識,還包括了一些新穎的內容,例如猶太女性主義神學思想,猶太人關於墮胎、人工授精、安樂死、自殺等生命倫理問題的立場和觀點,讀來有耳目一新之感。

了解更多 

牛津通識 羅素

羅素是二十世紀最知名的哲學家,壽命長建樹多,屬於比較少見的一類哲學家:他們的名字廣為人知,他們靠其生平和著作,已經成了所代表的偉大思想傳統的象徵。  

本書介紹了羅素在哲學和邏輯方面的貢獻,而且呈現了他在教育、政治、戰爭和性道德等方面備受爭議的觀點。羅素是現代分析哲學的奠基者之一,對社會觀念的革新發揮了重要作用。  
本書作者格雷林是分析哲學名家,撰寫這本介紹羅素的書,貼切可靠,深入而淺出。譯者張金言教授早年畢業於民國時期北大英文系,後來研究英美哲學,尤精於分析哲學。翻譯信達雅。

了解更多

牛津通識 領導才能

什麼是領導才能?領導才能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培養的?它和管理與命令有什麼區別?我們真的需要領導者嗎?本書從古代社會柏拉圖、孫武、馬基雅維里等人的領導才能著述開始追溯,來考量社會、經濟和政治環境在削弱特定領導才能模式中所扮演的角色。作者探討了領導者離不開追隨者這一觀念,承認每個人關於領導才能都有不同的經驗和設想,借此審視了管理這一行為,以及它的歷史、未來和對社會各層面的影響。

了解更多
  

牛津通識 政治哲學

我們應該如何共同生活於社會之中?我們究竟為何需要政府?社會正義意味着什麼?至善的現實政治真的只能是海市蜃樓嗎?政治哲學的關注重心隨着社會和政府的變化而變化,政治哲學給予我們的,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一種普遍真理。這些問題中最基本的是關於政治和政治權威的問題。我們為什麼非得要有政治?無論是誰,有權強迫另一個人去做違背其意願的事嗎?當法律不符合我們的要求時,為什麼還要服從它?這些問題離我們並不遙遠,它和我們的人生息息相關。在本書中,作者還努力使政治哲學與那些新近才被提上議事日程的問題(例如女性主義)之間保持一種平衡。

了解更多

牛津通識 批判理論

什麼是批判理論?顧名思義,它是一種「批判」精神。在本書開篇,作者布朗納以蘇格拉底的例子所表明的,這種哲學傾向奠基於審視傳統觀念、超越既定秩序這一遺產之上。批判理論的形成大致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與法蘭克福學派息息相關。法蘭克福學派將自己的哲學—社會學理論稱為「社會批判理論」或「批判理論」。這種理論誕生於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熔爐,但又與馬克思主義在類型上有所不同。批判理論與傳統理論有什麼不同?

批判理論試圖診斷,甚至試圖治療社會的各種弊病,特別是法西斯主義和資本主義。作者在本書中勾勒了批判傳統的代表人物阿多諾、馬爾庫塞、哈貝馬斯等的主要思想,以及這一傳統的許多重要文本和經驗研究,並解釋了諸如異化和物化、文化產業和壓迫性寬容、非同一性和烏托邦等概念。書中還揭示了一系列概念和主題,正是它們將批判理論與更為傳統的哲學理論區分開來。 

了解更多

牛津通識 美國最高法院

普立茲獎得主、專事美國最高法院事務報道達三十年之久的琳達.格林豪斯,在書中向讀者介紹了美國最高法院是如何運作的:在美國,官司如何打到最高法院?大法官們如何判決?首席大法官的地位有何特別?法官助理如何發揮作用?作者檢視了許多具體個案,來闡明所討論的要點,並且將美國最高法院與其他國家法院進行了有用的對比。

了解更多

牛津通識 民主

沒有哪個政治概念像「民主」那樣用得如此頻繁,同時又被如此誤用。細究民主,既充滿挑戰又極為必要。本書從政制原則、制度安排和行為類型三個方面對民主展開論述,對民主歷史的追溯,涵蓋了古希臘和古羅馬,美國、法國和俄羅斯的革命,以及民主在當代世界的變體和條件。作者認為,民主是善治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民主的多數方的意願必須受到法治、人權等觀念,以及其他社會群體的主張和自由的制約。

了解更多

牛津通識 民族主義

民族究竟是什麼?為何對人們來說,民族歸屬感如此重要? 理解了民族主義,就能理解佔據瞂當今新聞頭條的許多社會衝突和政治爭端。在本書中,作者從社會、哲學、地理、神學和人類學的角度討論了民族和民族主義概念,探究了過去和現在的民族主義衝突,包括近年來在巴爾幹半島各國和中東地區的鬥爭。最重要的是,這部令人著迷、視角全面的作品清晰表明,民族主義情感是生而為人無可逃避的一部分。

了解更多

我們的黃金時代

人的歷史意識和價值意識,不是說有就有,而需要認真研讀歷史和嚴肅探究價值。香港正進入一個不確定的轉型時代。我們身在其中,不僅要有激情和勇氣,也要對時代處境有清醒認識和合理判斷。這是艱難的過程,我們需要一起學習。這本書,記載了作者周保松的思想,也承載了他的情感。作者一直不諱言他是新移民,在深水埗鴨寮街長大,三十多年來受惠於香港的自由環境,得以讀書教書,認識許多有意思的好人。

作者說,這幾年,他經常在街頭聽見成千上萬的人一起高喊「香港人」。是的,香港人。千言萬語,盡在其中。香港很黯淡,香港也很光明。香港很絕望,香港也充滿希望;香港很無情,香港也處處是愛。香港人啊,真正美好的東西,用心就能看見。

 

北京野事

顧曉陽的散文,沿著老舍的傳統進入當代北京的迷霧中。近三十年前,他的《胡同》就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他的幽默、調侃與同情形成了獨特的寫作風格;而在人物畫廊中包括顧城、馬原、胡金銓等名人,也包括北京的普通老百姓和老外,錯落紛雜。如果按坐標從原點的北京出發,穿過時空,直抵每個人的內心。──北島

顧曉陽寫的東西特有意思,娓娓道來,常令人忍俊不禁。他把自嘲作為基調,用豐富的細節嵌貼人生百態的拼圖,戲謔中埋著隱痛,笑話裏或有弦外之音。—王朔

 

最難忘情

過去半個世紀裏,除了《劍橋語絲》《海德堡語絲》和《敦煌語絲》散文集外,金耀基寫的大都是社會學專業的學術論文,學術論文處處突顯的是客觀性科學性,這與古人「情理兼備」的議論文,處處突顯「我」的主體性,迥然是兩種風貌。

這裏收集的長短不一的文字,是作者的散文寫作,有遊思,有悼懷,亦有因書、因人、因事之感與觸動捉筆者,不是學術論文。作者寫這些文章時,投注了不少的感情,從文章中,讀者應該看到「我」,應該感覺到「我」的存在,讀者與「我」共在,讀者與「我」共感。

書名取自作者寫過「最難忘情是山水」一文的前四字。蓋情之所,在豈止山水?問情是何物,更在山水之外,故顏本書《最難忘情》。

 

人間不是匪幫

有人說,二○一九年大陸知識只有一個聲音,他就是許章潤。許章潤(1962年—)中國法學家,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天則經濟研究所的特約研究員、清華大學法治與人權研究中心主任。十年前,他還被評為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到了今天竟被清華大學停止教務接受審查。以一士之諤諤,承擔起清華校園裏王國墓碑上所刻寫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引起海內外的關注。

如此這般,怎生是好?作者說:卻原來,說到底,人間不是匪幫,蔚為底線。守住這底線,就叫文明,而天行有常,而功德圓滿。可惜,往昔歲月早已表明,一再表明,一不小心,文明即刻崩解,一夜復歸叢林。

這本許章潤的最新寫作,寫的這便是他家的故事,也是我們家的故事,還是那別人家的家長里短。唯有在那遠方的家,一個只存在於心懷與夢中的家,「紗窗外,梅花下,煮酒弄簫」,才是堪能歇息的家園。
 
 

蜉蝣天地話滄桑

  資中筠是大陸極有象徵意義的公共知識分子,她的言論,尤其是對中美兩國的見解,備受各方的重視。

  這部近八百頁的大書,是一個現代讀書人的心路歷程。從老清華,到一九四九,反右,文革,八九六四,作者說:「如今《自述》完成,得見天日,最後的一大心願已了。回顧往事,深切的遺憾和內心的愧疚,不斷出現。這是平生最動情、最痛苦的寫作過程。

  這是特殊年代的一個知識分子,回顧所來路,是一段否定之否定的痛苦的心路歷程,既是個人的特殊經歷,也有普遍性。今天的青年和外人總是很難理解那個年月的中國讀書人的表現和言行,更無法深入瞭解其內心深處的起伏、轉折和糾結。馮友蘭的東床蔡仲德君曾對馮先生做過精闢的概括,說他一生有三個時期:實現自我、失落自我、回歸自我。這一概括可以適用於幾乎所有經歷過那個年代的知識分子。

  以今天的認識回顧自己當年的迷失,絕不是輕鬆的事,有時相當痛苦,有時自己也不理解曾經有過的迷信和精神狀態。如今呈現給讀者,至少都是出自肺腑,是真誠的。 

了解更多

非常年代 1964-1978 (兩卷盒裝)

本書討論的是,一個擁有自信的民族應當如何面對歷史,如何面對1964-1978年的文化大革命的歷史。

關於本書,作者曾借用一句雷蒙.阿隆的臨終遺言:「我相信,我已說出了基本事實。」或許將來有一天,人們知道的更是作為寓言、隱喻的文革。這一天到來之前,我們有必要力求還原作為歷史事件的文革。發生在眼前的近事,在在證明了文革並未、從未遠去,證明了未經充分反思的歷史仍活在現在。本書作者相信有真相,致力於尋求真相,力求最大限度地接近真相。人文知識分子有責任努力揭示使此一事件發生、演變的內在邏輯。
 
趙園投入「文革」研究經年,貢獻了一部必將成為這一領域的重要經典的大著。作為六十年代北京大學在學學生親歷了「文革」的前前後後的作者,並未採用回憶錄體裁寫作,而是把多年的體驗和思考浸入浩繁的史料之中,梳理這一「摧毀文化的文化史」的方方面面,如:歷史分期的權力,「大民主」和「小民主」,語言暴力和實質暴力,血統論及其流風,知識人的劫難心態,等等,功力紮實,多有創發。「文革」是極權主義大規模摧毀人性和人類文明的極致發展,《非常年代》是第一部從「文化史」的層面闡釋「文革」的學術著作。趙園的文字一如既往地結實有力而靈動飛揚,這是無須特別說明的。
──黃子平
 
關於文革,這是中國現代史上最關鍵的篇章之一,而文革的見證者及其後代的子女們,不得不面對這一精神創傷般的鴻溝,如果沒有趙園這樣的言說之橋,那麼就難以勾連歷史縱橫交錯的山脈的走向。
                                                ─趙振開(北島)
 

諸神的黃昏

本書為李歐梵和邵頌雄兩位音樂發燒友通過文字對話的形式,為讀者呈獻一札引領他們親自體會音樂融通境界的導賞。為香港大學MUSE「繆思文集」之一。

勒曾言:「我知道若我能以文字表達一種經驗,我不會嘗試代之以音樂」,偉大音樂作品所能表達的,往往是文字以外的深刻情感。其實不獨音樂,出色的電影、舞蹈、畫作,甚至文學作品,都能帶領觀者體悟人生。意言以外的境界、超脫自我的體驗,乃各種形式的藝術與文學融通之處。

本書題為《諸神的黃昏》,以當中論述和剖析的,皆為「神級」作曲和演藝家的晚期作品故,而此源自北歐神話的題名也與希臘神話中的女神繆思遙相呼應。書內分為作曲家與演藝家兩主章,共十四節,每一節由李歐梵和邵頌雄各寫一篇。內容雖多,卻都環繞「晚期風格」而言。

了解更多 

知堂回想錄

《知堂回想錄》是一本傷逝之作,一九六二年書寫到第四卷「北大感舊錄」,知堂老人說,「今天聽說胡適之於二月二十四日在臺灣去世了,這樣便成為我的感舊錄裏的材料,因為這感舊錄中是照例不收生存的人的。」《回想錄》七○年五月香港三育初版,至今已歷半個世紀,箇中出版的艱辛曲折,請參見本書附錄曹景行文。近十幾年來,曾有多家出版社相繼重印《回想錄》,然因為種種條件的限制,一直未能達到知堂後人所說的「接近著者的本意」。

牛津版以著者手稿為藍本,綜合校勘各個版本,訂正了自半個世紀前出版以來因襲的上千餘處排校錯誤。我們希望這個版本足以告慰逝去的著者和他的友人──曹聚仁、羅孚等先生。

周作人是現代中國散文大家,胡適晚年一再說:「到現在值得一看的,只有周作人的東西了。」

本書收有重要知堂老人相片、手札、墨蹟。

了解更多 

讀胡適


董橋讀胡適讀了幾十年。一九六〇他到台灣升學那年胡適還在中央研究院院長任上,一九六二年他在台南讀大二胡適在台北南港逝世。有人說,胡適的學術過時了,胡適推行新文化的努力也隱入文化史的篇章裏了,董橋說今年五四也一百年了,他緬懷胡適對世界、對國家、對山河、對生靈的關愛和擔當。他說胡適是老派人,有些說法有些做法很像他父親那個年紀的人,有點偏見,有點冥頑,有點迂闊,有點可笑,有點親切。頌揚和謾駡聲中,胡適一輩子是台上的人物。這本《讀胡適》只讀他喜歡讀的胡適,抄他喜歡抄的胡適。他說,從前顧亭林勸人少著書,多抄書,胡先生說過,顧亭林是聰明人。

了解更多

中國三部曲

《盛世》出版十年了。

《盛世》、《裸命》、《建豐二年》三部小說,分別寫於二○○九年、二○一二年和二○一五年。短篇《馬可波囉》發佈於二○一八年。前後近十載。作品皆在北京完成、在香港和台北出版,寫的是中國。書齋外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盛世」。

《盛世》是「盛世」的微言。《裸命》我認為是跨民族的現實主義成長小說。《建豐二年》是當代中國烏有史的抽樣書寫。附篇《馬可波囉》只是中國特色新時代的一个小侧影。

所冀望者,以小说方式替這個魔方般折疊的新倉促年代留下文本。


了解更多

我們不懂電影 (平裝版)

看過《富春山居圖》,看過《不二神探》,看過《小時代》,回家,默默給張藝謀陳凱歌上了一炷香。我錯了,以前老覺得他們玩三無產品搞得一地爛片,現在想想,他們做的至少還叫影片,今天在電影院放映的東西,是什麼?

這一年,很多電影真的讓我看不懂,所以,這一年來寫的影評,就用其中一篇《我們不懂電影》給此書作了書名。

了解更多

有一隻老虎在浴室 (平裝版)

董橋先生看了毛尖新書《有一隻老虎在浴室》,大表稱讚:「毛尖機靈。當今文章寫得機靈的不多,真的不多。靈是知,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靈是靈巧,蒲松齡〈小二〉說她為人靈巧,善居積,經紀過於男子。靈是靈光,《庸盦筆記》裏那句一時風流文采,巋然為江左靈光。靈光江浙人毛尖最懂得。靈是靈妙,王夫之詩話有一句即景會心,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靈妙。靈是靈清,林語堂說文章求清楚,求明白,求靈清,弄靈清了省得人家捉摸不定。靈是靈機也是靈感,賈寶玉寫不出文章抱怨『我如今一點靈機都沒了』。毛尖沒有這層煩惱,電腦鍵盤上心手機靈,要風要雨都不難。我這樣的老人倒是老早耗盡靈光,滿腦子只剩靈霞靈巖靈籟,落筆求一道光景都難靈驗,讀毛尖文章於是驚歎,於是拍案,於是折服。」

了解更多

一直不鬆手 (平裝版)

毛尖是目前愈來愈受關注的雜文、散文作家,成長於上海,這個充滿故事的城市,歷來是女作家筆底生花之地。毛尖的文字,一向被人認為是才氣洋溢,而且是有一種很聰明、很皎潔的一種智慧在裡面,當然也少不了風趣、幽默,特別是當她在損一些人物,在談到一些人物的時候,這種效果更強烈。

牛津大學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一直不鬆手》,是作者毛尖集結了這幾年的影評,因為字數與以往的影評不同,因此腔調也有分別。

董橋先生說,他偏愛毛尖疼惜毛尖,因為她的文字確實有品有格。人品優劣蒙不了人,而文品高低看仔細了也蒙不了人。而鄭樹森教授則評價,毛尖筆下不時令人眼前一亮的比喻,加上皮裏陽秋的機鋒,每回都不禁憶起當年最愛看的 Pauline Kael;因為看完爛片的鬱悶,一讀她的尖酸辛辣,不無化解之功。

了解更多

夜短 夢長 (平裝版)


說毛尖才華橫溢,等於是廢話。她最令我吃驚的是速度,而且對與各種知識的吸收更是如此,譬如老電影。我倚老賣老,自以為積數十年觀影的經驗,在腦海裏留下數千部老電影的鏡頭,特別是經典老片,可以如數家珍。看了這本書的前半部,我已經對毛尖甘拜下風,也心存感激,因為她的文字把我失落在電影院中的似水年華追回來了。毛尖也真厲害,哪裏有這麼多時間看這麼多電影?而且把劇情記得這麼清楚!毛尖的書不是寫給我這種上了年紀的老影迷看的,而是要教育年輕的一代。她在每一篇文章中,幾乎都不厭其詳地介紹每一部老電影的劇情,生怕後生小子看不懂,或沒有耐性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賣得好,至少也應該在年輕影迷圈中鼓動一個風潮:不要再去追逐鐵甲人和蜘蛛俠吧,多膜拜幾位老電影中的男神和女神,他 / 她們雖然已經故世,但在銀幕上留下的影子卻真正令我們歡暢。
──李歐梵

七十年代 (兩卷盒裝)

筆寫下的,斧子也砍不掉,本書初集雖被刪節出過大陸版,但隨即被禁,至今連第二集在內都成了所謂的禁書。
 
八十年代開花,九十年代結果,都醞釀在七十年代。
 
這是一本收錄了六十篇記憶文字的集子,內容很集中,都是對「七十年代」的追憶和回顧。對很多人來說,那一段歲月雖然不過是三四十年前的事,時間不算很長,可是感覺上,已經是屬於上個世紀的一個非常遙遠的年代了。在那些年代裏究竟發生了些甚麼事,有如影像早已漫漶不清的老照片,只留下了一點依稀的影子,難以辨認,也難以追尋。

但是,我們相信,凡是讀過此書的讀者都會發現,原來那一段生活和歷史並沒有在忘卻的深淵裏淹沒,它們竟然在本書的一篇篇的文字裏復活,栩栩如生,鮮活如昨。

我們相信,這是一本會讓很多人不但為其中的回憶文字感動,而且多半會受到震動的書。

本書六十位作者,從懵懵懂懂的少年時期就一步跨入一個罕有的歷史夾縫當中,並且在如此沉重的歷史擠壓裏倔强生長和成熟起來,這一代人在走出七十年代之後,不但長大成人,而且成為二十世紀末以來中國社會中最有活力,最有能量,也是至今還引起很多爭議,其走向和命運一直為人特別關注的知識群體。


了解更多

當中國和世界相遇 中英雙語商務金融案例

本書的原型是作者陳之宏教授我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和上海紐約大學所開設的關於中國商務歷史和文化的中英雙語課程。語言教學雖然仍是課程的重要部分,但“專業”的成份已經佔據了中心地位。這本書是作者十多年來對多媒體視頻資料的不斷收集、反復挑選和編輯的基礎上,與在大學的教學實踐相結合,經過反復推敲和修訂後形成的。

本書所集中講述和討論的,正是過去四十年間,在改革開放的時代大背景下,中國與世界“相遇”的一些重要的“歷史時刻”以及商業和金融領域的一些重要歷史個案。中國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四十年的歷程,其間經歷的風風雨雨,遠遠超出了這一本小書所能涵蓋的範圍。但這本書中所匯集的各個案例,卻或多或少地從不同的視角反映出了這一段“中國與世界相遇”歷史的一些重要方面。這本書的中、英雙語的表述形式,能使各國讀者在中國語言、歷史、商業與文化等方面的理解中進一步受益。 

了解更多

【牛津通識】讀本

回歸閱讀,抓緊書本,別讓知識從手機刷屏的指尖間滑走。

別再講無聊和無奈,也別再講後現代了,我們需要能提昇自我的宏大敘述。亞里斯多德、柏拉圖、馬基雅維里、莎士比亞、笛卡兒、洛克、牛頓、休謨、盧梭、康德、黑格爾、叔本華、托克維爾、祁克果、尼采、卡夫卡、維特根斯坦、海德格爾、羅素、羅蘭巴特、福柯、哈伯馬斯、德里達……他們對現代文明的影響毋庸置疑,然而為他們提供一個簡明的入門絕非輕而易舉的事,這就是牛津推出【牛津通識】的承擔和使命。

閱讀是智力的訓練,閱讀是一種孤獨的習慣,閱讀不為相信,不為討好,不為反駁。閱讀偉大思想家、作家的真正作用是──自我的成長。

了解更多

牛津人文書籍 (2010 – 2018)

閱讀更多牛津人文書籍,領略名家風采。

了解更多